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附
2 车 站2.1 首 末 站2.1.1 首末站应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交通枢纽规划相结合,并应与公路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航空港以及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相衔接。2.1.2 首末站的设置应根据综合交通体系的道路网系统和用地布局,并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 首末站应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2 首末站应临近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走廊,且应便于与其他客运交通方式换乘;3 首末站宜设置在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等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4 在火车站、客运码头、长途客运站、大型商业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活动集聚地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点上,宜设置多条线路共用的首末站;5 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10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首末站;6 0.7万人~3万人的居住小区宜设置首末站,3万人以上的居住区应设置首末站;7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根据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将首末站设置在靠近整流站的地方。2.1.3 首末站的规模应按线路所配运营的车辆总数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线路所配运营车辆的总数宜考虑线路的发展需要;2 每辆标准车首末站用地面积应按100m2~120m2计算;其中回车道、行车道和候车亭用地应按每辆标准车20m2计算;办公用地含管理、调度、监控及职工休息、餐饮等,应按每辆标准车2m2~3m2计算;停车坪用地不应小于每辆标准车58m2;绿化用地不宜小于用地面积的20%。用地狭长或高低错落等情况下,首末站用地面积应乘以1.5倍以上的用地系数;3 当首站不用作夜间停车时,用地面积应按该线路全部运营车辆的60%计算;当首站用作夜间停车时。用地面积应按该线路全部运营车辆计算。首站办公用地面积不宜小于35m2;4 末站用地面积应按线路全部运营车辆的20%计算。末站办公用地面积不宜小于20m2;5 当环线线路首末站共用时,其用地应按本条3、4款合并计算,办公用地面积不宜小于40m2;6 首末站用地不宜小于1000m2。2.1.4 对有存车换乘需求的首末站,应另外增加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的存车用地面积。2.1.5 当首末站建有加油、加气设施时,其用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的要求另行核算面积后加入首末站总用地面积中。2.1.6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用地面积应乘以1.2的系数,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无轨电车首末站的折返能力,应与线路的通过能力相匹配;两条及两条线路以上无轨电车共用一对架空触线的路段,应使其发车频率与车站通过能力、交叉口架空触线的通过能力相协调。无轨电车整流站的规模应根据其所服务的车辆型号和车数确定。整流站的服务半径宜为1.0km~2.5km。一座整流站的用地面积不应大于100m2。2.1.7 首末站设施应符合表2.1.7的要求。表2.1.7首末站设施注:“√”表示应有的设施,“○”表示可选择的设施,“一”表示不设的设施。2.1.8 首末站站内应按最大运营车辆的回转轨迹设置回车道,且道宽不应小于7m。2.1.9 远离停车场、保养场或有较大早班客运需求的首末站应建供夜间停车的停车坪,停车坪内应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他运营标志。停车坪的坡度宜为0.3%~0.5%。2.1.10 首末站的入口和出口应分隔开,且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出入口宽度应为7.5~10m。当站外道路的车行道宽度小于14m时,进出口宽度应增加20%~25%。在出入口后退2m的通道中心线两侧各60°范围内,应能目测到站内或站外的车辆和行人。2.1.11 首站应建候车亭,候车亭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候车亭设施必须防雨、抗震、防风、防雷;2 候车亭内应设置夜间照明装置;3 候车亭高度不宜低于2.5m,候车亭顶棚宽度不宜小于1.5m,且与站台边线竖向缩进距离不应小于0.25m;4 候车亭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等可根据本地的建筑特点和特定环境特征设计,宜实用与外形美相结合。2.1.12 站台长度不宜小于35m,宽度不宜小于2m,且应高出地面0.20m。首站站台应适量设置座椅。2.1.13 首末站应在明显的位置设置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站牌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第3部分:公共汽电车站牌和路牌》GB/T 5845.3的规定执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普通站牌底边距地面不应小于1700mm;集合站牌最上面单元站牌的顶边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2200mm,最下面单元站牌的底边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400mm。2 在站台设置站牌应符合站台的限界要求。在路边设置的站牌时,牌面应与车行道垂直,其侧边距路沿石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牌面面向车行道的站牌,其牌面距路沿石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2.1.14 首站可设置候车廊,廊长宜为15m~20m。候车廊的隔离护栏应采用不易变形、防腐蚀性能好、易清洗的材料制作,隔离护栏与站台边线净距不得小于0.25m。2.1.15 首末站停车区的道路宜采用混凝土路面结构,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时,应作抗车辙增强处理。候车区宜设提示盲道和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2.1.16 首末站加油、加气合建站时,加油、加气站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的规定执行。2.1.17 电动汽车首末站应设置充电设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 18487.3的规定。2.1.18 首末站的照明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的规定。
同类文章排行
- 候车亭厂家需要那些实力
- 关于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领域大力推
- 候车亭制作厂家:合理的公交候车亭设计才能提
- 城市改造再次升级,智能公交站台成
- 智能公交站台设计定制方案
- 太阳能候车亭制作常见的材料有哪些
- 浅谈公交候车亭设计如何控制成本?
- 河南候车亭厂家
- 公交站亭怎样维护
- 公交车站台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最新资讯文章
- 公交候车亭也出现山寨货了?
- 公交车候车亭创建便利出行环境
- 候车亭更新环境与品味的进步
- 公交候车亭厂家,要拥有些什么?
- 候车亭厂家浅谈候车亭制作材料尺寸以及表面处
- 公交车候车亭是什么,能做什么!
- 候车亭厂家浅谈针对宿豫经济发区环境治理整顿
- 候车亭厂家浅谈候车亭光源选择
- 公交候车亭多功能系统
- 浅谈公交候车亭的表面处理工艺
- 公交车候车亭厂家为您分析滚动灯箱的安装要点
- 公交候车亭全面发展,配套设施更利民
- 候车亭厂家浅谈未来
- 浅谈公交候车亭的今日与以后
- 候车亭发挥巨大价值
- 太阳能候车亭围着这么受欢迎
- 候车亭设计特点及注意事项
- 全新创意候车亭
- 候车亭应当怎么样维护来增加寿命
- 公交候车亭价格
您的浏览历史
